首页 >> 华觿茅

最火nbsp2002年夏秋季农作物病虫发生趋五叶龙胆大叶叉蕨蒲桃中型实蕨圈药南星

文章来源:华润农业网  |  2022-09-12

nbsp;2002年夏秋季农作物病虫发生 趋势预报与防治技术对策

nbsp;2002年夏秋季农作物病虫发生 趋势预报与防治技术对策

一、水稻病虫害

发生趋势:四(2)代一季稻区大部中等偏轻发生,其中皖南稻区中等偏重发生;五(3)代中晚稻中等发生。

预报依据:

1、迁入峰及迁入量:据21个县(区)植保站系统诱测,四(2)代稻飞虱出现三次迁入峰,分别集中于6月10—15日、6月19—23日和6月27—30日。截止7月8日,繁昌、桐城、当涂、庐江、寿县、淮南、霍邱、南谯等大部稻区累计灯诱虫量20—647头,较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34%—72.5%;泾县、广德、宁国、南陵、太湖等南部稻区累计诱虫652—4655头,是近三年同期均值的1.14—6.05倍。

2、田间发生量:7月上旬一季稻田大部分稻区如颍上、怀远、南谯、寿县、淮南、舒城、和县、庐江、当涂、南陵、繁昌、怀宁、桐城、东至等地百丛虫量25—425头,居巢、安庆郊区、岳西、太湖等地百丛569—1303头,发生程度均中等偏轻;南部稻区如潜山、泾县、宁国、广德、歙县、徽州区等地平均百丛虫量为2792—4984头,黄山区百丛虫量高达8060头,达中等偏重至大发生。7月上旬各地田间多以白背飞虱低龄若虫为主,占90%以上。褐飞虱仅宿松、太湖、桐城、南陵等地7月8日止诱虫92—468头,田间虫量100头以下,但其迁入量均高于偏轻发生的去年同期。

3、气候条件:气象预报我省7月份降水正常略偏多,时空分布不均,可能突现台风等强降雨天气,对稻飞虱后续迁入和居留繁殖危害有利。加之五(3)代为害盛期与大部分一季稻孕穗期及双晚分蘖期敏感生育期相吻合,预计稻飞虱混合种群发生程度可达中等。

发生趋势:二代一季稻区大部偏轻发生,局部混栽区一季稻中等发生,卵孵高峰期7月中旬;三代中、迟熟一季稻及早栽双晚中等偏重发生,卵孵盛期8月中下旬。

预报依据:

1、一代残虫量较低。据近期调查,一代亩残虫量桐城、南陵、繁昌、东至、泾县、和县、无为、庐江为32—352头,比近3年均值低23.3—95.5%。

2、食料条件:二代三化螟为害期正值一季稻分蘖至拔节期,食料条件较好,以双季稻种植为主的“四稻”混栽区一季稻将利于集中为害;以一季稻种植为主的地区承受田面积大,为害相对分散。

3、由于栽培方式多样化及水稻栽插期时间差异较大,水稻敏感生育期与三代三化螟卵孵盛期吻合程度较高,有利于三代三化螟在中、迟熟一季稻及瓜(菜)茬单晚以及7月30日前移栽的早双晚上发生为害。

发生趋势:二代二化螟中等发生,卵孵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初。

预报依据:

1、一代残虫量较低。据庐江、无为、金寨、当涂、寿县、繁昌、南陵、东至、桐城等地调查,平均每亩残虫量为102—1180头,较偏重发生的近三年均值低10..0%。

2、食料条件。二代二化螟为害期正值一季稻拔节孕穗期,有利于取食为害。

3、气候条件。据气象预报,7月份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多,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高,对二代二化螟发生无不利影响。

稻纵卷叶螟

发生趋势:大部一季稻区中等偏轻发生,皖南山区局部中等。

预报依据:

1、大部一季稻区四(2)代田间发生量低。岳西、桐城、南陵、东至、和县、广德、怀宁等地峰日亩蛾量在5—600头,比近三年同期均值低51.7—85.9%;6月25日至7月8日宁国、桐城、金寨、东至、颍上等地调查平均百丛卵量0—18.5粒,仅占近三年同期均值的14.3—59.8%;南谯、安庆郊区、繁昌、望江等地平均百丛虫量在0—15头,也低于近年同期虫量,局部如泾县、徽州区田间峰日亩蛾量分别为1610头、1270头,分别比近三年同期均值高64.9%、41.2%。6月下旬泾县田间百丛卵量为80粒,比近三年同期均值高14%。

2、五(3)代为害盛期正值单季稻孕穗期,有利其为害。但据气象部门预报,7月份气温正常略偏高,8月份常出现伏秋旱,对稻纵卷叶螟发生不利。

近期调查,肥东、和县、无为、当涂、庐江、潜山等地蝗蝻密度为2—5.2头/平方米;南陵、滁州市、泾县、霍邱等地蝗蝻密度为7—14.4头/平方米,发生程度中等。7、8月份气候对稻蝗无明显不利影响,预计在中晚稻仍将中等发生。

发生趋势:山区老病区、局部地区感病品种中等偏重发生。

预报依据:

1、山区老病区感病品种叶瘟发生较重,菌源充足。潜山、宁国、南陵等地平均病叶率13.62—23.94%,病指4.1—15.7;颍上、裕安、霍山、寿县、泾县、怀远等地平均病叶率3.4—7.0%,病指1.4—2.7。

2、粳糯稻、汕优系列、优质稻等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大。泾县、宁国、潜山、东至、寿县、裕安、凤阳等地一季稻、汕优63、两优培九等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明显上升;其中霍山、颍上、南陵、怀远、舒城等地超过40%。

3、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据气象预报七月份全省降雨正常略偏多,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山区昼夜温差大、早晚雾露重、空气湿度大,对稻瘟病的发生蔓延有利。

发生趋势:大部分一季稻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

预报依据:

1、田间发病普遍,但病情程度较近年同期低。据寿县、裕安、南谯、庐江、繁昌、宁国等地7月上旬调查,平均病丛率6.9—24.7%,比近三年同期均值低9.21—47.00%;平均病株率1.2—12%,比近三年同期均值低35.5—66.04%;平均病指为0.02—1.3,比近三年同期均值低18.75—85.39%。

2、栽培因素有利发病。目前全省种植的水稻品种普遍不抗病,加之生产上偏施N肥,栽插密度大,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

另据气象部门预报,我省7月份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多,日平均气温略偏高,有利于纹枯病的扩展蔓延。

水稻白叶枯病

发生趋势:主发区一季稻中等偏轻发生,局部中等。

预报依据:

近几年白叶枯病持续轻发,环境菌量偏低,且今年田间发病期普遍推迟,至7月8日各地均未始见病株。但今年汕优63等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有所回升,约占26%,主发区如寿县、裕安区、凤阳、肥东、庐江、南谯等地汕优63栽插面积占30—65%,对白叶枯病的发生有利。入梅以来,降雨集中,分布不匀,主发区部分稻田受淹。若8月份多遇台风暴雨,也警惕其突发流行。

发生趋势:一季稻感病品种中等偏重发生。

预报依据:

1、菌源累积基数大。近几年以稻曲病等为主的穗期病害呈逐年加重态势。2001年六安、合肥、巢湖、安庆市辖县(区)两优培九、西光粳稻、岗优725、皖粳97等感病品种稻曲病平均病穗率8.6—40%,稻叶黑粉病病叶率10.6—28.3%,稻粒黑粉病病粒率3.1—18.9%,菌源丰富。

2、感人造板实验机等7个系列生产制造许可证和相干生产资质病品种分布广:伴随优质杂交稻及粳糯稻大面积推广,大部稻区感穗期病害的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已占一季稻面积45%以上。由于此类一季稻敏感生育阶段(孕穗至开花期)持续时间相对拉长,增加了病菌的侵染用铁锤敲击不能被破坏机率。若遇适温多雨、寡日照天气,敏感生育期与其吻合程度高,更有利于病菌侵入发病。

二、棉花病虫害

发生趋势:三代抗虫棉中等偏轻发生,非抗虫棉中等发生,产卵高峰期为7月17—24日;四代中等发生。

预报依据:

1、二代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残虫量普遍比近年均值低。抗虫棉百株残虫量比非抗虫棉更低,萧县、埇桥、肥东、太湖抗虫棉百株残虫分别为1.2头、2.5头、0.5头、0头,而非抗虫棉分别为4.2头、6.5头、2.0头、0.33头。

2、二代发育进度。据6月30日至7月5日各棉区二代残虫发育进度调查结果,用历期法推算,三代产卵高峰期为7月17—24日。

3、食料条件。三代发生期间棉田外寄主丰富,棉铃虫分散为害,降低了棉田的发生量;且今年全省抗虫棉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约占80%,不利于棉铃虫的取食存活。

4、气候因素。据省气象台7月份气候趋势预测,7月份降水量全省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多,月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气候对棉铃虫的发生无不利影响。

5、天敌。由于前期棉花害虫总体发生轻,棉田用药少,天敌量较大,对棉铃虫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6、四代棉铃虫为沿江、江淮棉区主害代,常年四代发生期间沿江、江淮地区属高温干旱季节,有利于棉铃虫的发生,同时四代发生期间,棉田外寄主减少,棉铃虫集中棉田为害,沿江、江淮四代发生程度将重于三代。

发生趋势:预计伏蚜中等偏轻发生,局部棉区中等发生。发生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

预报依据:

1、伏蚜基数偏低。全省大部分棉区7月上旬蚜量低于或接近常年同期均值。怀远、繁昌、肥东、凤阳等地7月上旬调查,百株三叶蚜量2400头、709头、280头、210头,为近三年同期均值的55.8%、89.1%、58.3%、96.0%;庐江、无为、萧县7月上旬调查,百株三叶蚜量分别为1504头、1153头、110头,为近三年同期均值的1.2倍、2.2倍、4.4倍,均远低于防治指标。但合肥市百株三叶蚜量2300—7200头,最高地块达3—5万头,超过防治指标。

2、天敌数量多。东至、太湖、望江、萧县7月上旬棉田百株天敌单位7.17—38.3个,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增加8.6孜然芹%—124.1%。

3、气候条件对伏蚜发生无不利影响。

发生趋势:二代轻发。

预报依据:

1、一代红铃虫轻发生。至7月8日,望江、宿松系统调查未见卵,南谯区、太湖县百株累计卵量分别为21.3粒、4.0粒,比历年同期均值减少68.1%、68.4%;望江、太湖、安庆郊区、宿松未见虫害花,南谯区累计花害率9.1%,比历年同期减少39.2%。

2、今年棉花迟发,生育期较常年推迟7—15天,二代红铃虫卵盛期敏感青铃少,将减轻红铃虫的蛀入为害。

3、全省抗虫棉比例大,不利于同戛乌头红铃虫取食为害。

7月上旬我省各棉区调查,棉田零星见盲蝽象。阜阳、谯城、南谯、宿松、无为、南陵、东至百株虫量分别为8.7头、0.6头、2头、3.4头、1头、0.75头、2头。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高温干旱天气对盲蝽象发生有抑制作用,全省轻发。

发生趋势:花铃期非抗虫棉中等发生、抗虫棉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

预报依据:

1、目前大部分棉区螨量比近年偏低。据埇桥、南谯、凤阳、东至、无为、和县、太湖等地7月上旬抗虫棉田调查,平均百株三叶螨量分别为80、1320、310、85.3、15.3、400和46.2头,分别比近3年均值低10%、13.3%、51.6%、23.3%、80.6%、60%和73.9%;抗虫棉田螨量高于非抗虫棉田,据谯城、寿县、肥东等地调查抗虫棉田螨量是非抗虫棉田的1.5—1.6倍。

2、气象因素。据省气象台7月份预报,7月份气象条件对棉叶螨发生无不利影响。

3、食料条件。抗虫棉面积大,有利棉叶螨取食为害。

棉花枯黄萎病

据全省各地6月下旬至7月初调查,枯黄萎病发生较普遍,病株率偏高。望江、太湖、无为、萧县、寿县、东至等地调查,平均病株率分别为2%、1.5%、1.8%、8.4%、15.5%和16%;萧县、无为病田率达80%以上。淮北棉区两萎病混发,其它棉区以枯萎病为主。7月中旬至8月中旬高温天气对枯黄萎病流行有抑制。

棉花红叶茎枯病

去年部分棉区红叶茎枯病发生普遍,今年个别棉区已见病。据肥东县6月27日至7月5日调查,田间病株率已达5%,部分田块高达30%。且大面积种植的抗虫棉对钾的吸收能力较弱,今年有进一步加重趋势。

三、旱杂粮病虫害

发生趋势:中等发生,局部偏重。二代产卵盛期7月13—23日。

预报依据:

1、一代发生情况:据凤阳、阜阳、怀远、颍上、砀山等地调查,一代平均为害率在12.5—37%,一代百株残虫量2.4—19头,类于常发年份,但太和、肥东、寿县等地发生较重,一代为害率分别为38.4%、34%、51%,百株残虫量分别为55头、42头、58.2头,残虫量比近三年均值分别增加了31.9%、35%、47.3%。

2、食料条件有利:今年全省玉米播种面积增加,玉米播种期不一致,为害桥梁田多,有利于二代玉米螟的取食为害。

3、气象因素无不利影响:据气象部门预测,玉米主产区7月份降雨类于常年,对其发生无不利影响。

发生趋势:轻发。

据阜阳、颍上、灵璧等地观察,截止7月8日单盏20W黑光灯累计诱蛾分别为22头、8头、41头,比近三年均值分别减少了82.6%、87%、63.7%,其中阜阳市诱蛾量居1990年以来倒数第二位,蛾量低。气象预报淮北地区7月份降水类于常年,对豆天蛾发生无不利影响。

发生趋势:二、三代中等偏轻发生。

预报依据:

1、一代发生轻:据太和、颍上、颍东区调查,一代平均百叶虫量分别为0头、0.25头、0.2头,大大低于历年。

2、气象条件有利:据气象部门预报,7月份降水正常略偏多,温度正常略偏高,对甘薯天蛾的发生为害有利,鉴于该虫成虫产卵具趋湿性、趋嫩绿性,部分低洼潮湿生长茂密的薯田将中等发生。

大豆食心虫

发生趋势:偏轻发生、局部中等。

预报依据:

1、虫源基数低:据灵璧、埇桥区、太和、颍上、颍东区等地调查,2001年虫食率普遍较低,分别为3%、0.53%、2.1%、1.8%、1.8%,均远低于历年均值,但阜南县、泗县等地虫食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2%和7.9%,类于常发年份。

2、天气情况:气象部门预测,7月份大豆主产区降水正常略偏多,对其发育无不利影响。

发生趋势: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

预报依据:

1、近期发生数量多。灯下成虫:据埇桥区、凤阳县等地调查,截止7月7日,单盏20W黑光灯累计诱虫分别为113811头、97白柳714头,成虫量与中等至偏重发生的去年同期接近。田间调查:怀远县田间挖查,每穴花生平均有金龟子1.2头,最高每穴3头,与偏重发生的2001年虫量相当。肥东县近期调查,春花生每亩幼虫加权平均4500头,最高7500头,每亩卵量11000—20000粒;夏花生每亩卵量5000—10000粒,与偏重发生的1999、2000年同期卵量接近。

2、气象因素有利:6月中下旬我省普遍降雨,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金龟子产卵及卵的孵化。

3、食料丰富:近年来,花生种植面积扩大,为蛴螬提供了丰富的食量。

四、果树、蔬菜病虫害

(一)果树病虫害

发生趋势:预计我省水果主产区梨黑星病中等偏重至大流行,苹果炭疽病偏重流行,葡萄黑痘病中等偏轻流行,梨木虱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果树叶螨偏重发生。

预报依据:

1、前期气候条件适宜梨黑星病的发生,已出现多次发病高峰。萧县7月3日调查,平均病叶率32.5%,病果率2.7%,均居近四年同期首位,发病程度属中等偏重,入伏后,随着气温升高,病情暂时稳定,8月中旬后,天气转凉,将再次出现发病高峰,若8月中、下旬遇连阴雨天气,或连续大雾,后期梨黑星病将大流行。

帝人团体为工学院大学太阳能赛车队提供1系列的高性能材料2、去年苹果炭疽病偏重流行,田间菌源较充足。砀山调查,今年6月28日田间始见病果,始病期较常年偏早,7月7日平均病果率5.4%,以元帅系品种发病为主,预计今年仍将偏重流行。

3、萧县调查,6月8日田间始见葡萄黑痘病病叶,7月3日调查,平均病叶率21.3%,病指12.58,以下部叶片发病为主,尚未见病果和病枝,目前病指上升较快,但随着葡萄着色,组织老化,7月中下旬病情趋于稳定。

4、梨木虱目前为三代若虫盛期,田间各虫态并存,世代重叠。砀山7月上旬调查,平均虫叶率6.0%,百叶虫量9.6头;萧县7月3日调查,平均卵叶率4.3%,百叶卵量10.7粒,平均虫叶率8.4%,百叶虫量20.9%,属中等发生。气象预报,淮北地区7月中下旬气温偏高,降雨正常略偏少,对梨木虱的发生较有利,预计四、五代中等发生,若遇伏秋旱,将偏重发生。

5、近期晴热无雨,果树叶螨上升较快,萧县7月3日调查,梨树有螨时率4.1%,平均有叶螨量24头,苹果有螨叶率6.2%,平均百叶螨量27头,为山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混合种群。7月中下旬降雨正常偏少,利于叶螨的发生和为害,若遇伏秋旱,将偏重至大发生。

(二)瓜菜病虫害

今年4—6月份由于全省大部分地区雨水偏多,对瓜菜作物多种病虫害发生十分有利。6月下旬至7月初,据当涂、繁昌、安庆郊区、太和、灵璧、阜阳、砀山、谯城、寿县、霍邱、南谯、萧县等地多点调查结果显示,瓜类、茄果类以及十字花科蔬菜多种病虫害均呈不同程度发生。

目前随着盛夏来临,高温晴热天气将对多种害虫的发生十分有利,各地要十分警惕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具有暴发性的害虫及蚜虫、叶螨、美洲斑潜蝇等的发生,准确掌握发生动态,因地制宜,实施科学防治,严格控制农药残留,确保瓜菜安全生产。

五、防治主要技术对策

(一)指导思想。夏秋季农作物病两广梭罗虫害防治,应坚持以维护农田生态平衡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农田生态调控作用和农作物自身生理补偿功能;以节本增效为中心,协调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方法;大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以作物危险生育期总体防治为前提,抓住关键时期“达标”用药,实行挑治与普治相结合,单剂与混剂相结合,提高总体防治水平。

(二)目标任务。根据今年夏秋季水稻、棉花、旱杂粮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特点分析,就全省而言,应以稻螟虫、稻飞虱、稻穗期病害、纹枯病、棉叶螨、棉蚜、棉铃虫、玉米螟、花生蛴螬等6虫3病为主要防治对象,全省安排化学防治面积4200万亩次,比常年减少50%左右。

(三)技术策略。7月中旬至8月下旬对全省在地水稻、棉花、旱杂粮、花生等主要作物,分不同作物、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开展6次总体防治。

1、水稻病虫:第一次防治于7月20日前后开展,防治面积为1050万亩次。其中皖南、皖东南黄山市、宣城市等以迟早稻、早中稻四(2)代白背为防治对象,对象田300万亩左右,以吡虫啉类为防治首选药剂;沿江江南以双季稻为主的一季稻区即巢湖市、安庆市两市部分县市为主,对象田面积约有250万亩,以二代三化螟为防治对象,使用锐劲特或乐斯本加杀虫单复配或氟虫腈等药剂防治;鉴于纹枯病发生较常年偏迟,夏季伏旱对病情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以高肥、低洼、长期积水、生长过旺田块为主要防治对象田,采用纹霉清(井岗霉素)防治,用药面积500万亩。

第二次防治于8月20日前后开展,防治面积为1500万亩。该时段正值一季水稻生殖生长关键时期,也是三代三化螟、稻飞虱、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稻叶尖枯病、稻瘟病等多种穗期病害发生流行时期,各地应根据当时实际发生的病虫种类,分别选用三唑磷加杀虫丹,主治三化螟或采用三唑磷+吡虫啉+三唑酮(使百克、三环唑)复配一次施药,多种兼治。在防治适期内,具体施药时间以水稻生育期为主、虫情为辅的原则,即早抽穗、早施药,迟抽穗、迟施药。稻瘟病防治做到“两为主”,即以山区、老病区为重点地域,以粳、糯稻感病品种为主要对象田。此外,受台风暴雨频繁袭击的局部地区,要高度警惕白叶枯病的突发流行,迅即扑灭、封锁发病中心。

2、棉花病虫。鉴于今年抗虫棉种植面积大,棉铃虫二代残虫少,三代发生程度一般,全省大部棉区都应坚持挑治三代棉铃虫,养益控害。宜于7月20—25日左右选用非菊酯类农药防治一次,面积约占种植面积的20%。抗虫棉禁止使用BT制剂。

棉花后期病虫防治其重点要抓好以下两个关键时段的防治,面积650万亩次左右。其中第一次防治适期为7月底至8月初,以抗虫棉为主要对象田,以棉叶螨为主,兼治伏蚜,对抗虫棉棉田实行普治,面积约400万亩,宜选用克螨特(阿维菌素、扫螨净)与蚜虱净等吡虫啉类农药混用。

第二次防治适期为8月中下旬,主攻四代棉铃虫,以沿江、江淮棉区为主。在加强农业防治,实施根外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助壮素等生长调节剂促植株稳健生长、提高植株抗虫性的同时,开展药剂防治,视虫情发生量大小,宜采取“治虫不见虫,药打卵高峰”的防治策略。

3、旱杂面对延续萎缩的市场需求粮病虫。重点抓好7月中下旬二代玉米螟和花生蛴螬防治,面积约1000万亩。即7月20日前各花生重点产区均应普遍开展花生蛴螬防治,选用乐斯本、毒死蜱或辛硫磷对足水量灌根或对根粗喷。7月下旬抓好夏玉米田二代玉米螟防治,抓准玉米喇叭口最佳施药期,采用特杀螟、必杀螟防治。

江苏淮安医院
固阳县人民医院
濮阳第三人民医院专家团队
安徽亳州整形二甲医院